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经贸委关于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质量效益型管理调查报告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省经贸委《关于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质量效益型管理的调查报告》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企业学习、宣传和推广。 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坚持改革、强化管理,自1976年以来连续26年盈利,近年来综合经济效益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省经贸委《关于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质量效益型管理的调查报告》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企业学习、宣传和推广。

  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坚持改革、强化管理,自1976年以来连续26年盈利,近年来综合经济效益一直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华茂集团的发展经验,实质上是企业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从转机制入手,不断深化改革,从严管理,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形成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权。为了把华茂的经验变成广大企业的财富,决定在全省企业中广泛开展“学华茂”活动,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 “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提高对开展 '学华茂“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企业”学华茂“活动的指导。要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突出学习重点,力求有所创新O一要深刻理解华茂经验的实质,把企业的战略管理作为加强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认真加以实施。二要突出抓好质量管理,以实施名牌战略为主线,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参与市场竞争。三要继续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把职工的贡献与经济利益紧密结合,不断强化职工自主管理和责任意识,逐步建立企业内部自我激励、自我约束机制。四要加强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最大限度地堵塞管理漏洞,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五要抓好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要以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化为重点,引导和鼓励企业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步伐。六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快”管理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活动,促进全省企业管理上台阶上水平。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00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关于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质量效益型管理的调查报告
安徽省经贸委
(二00一年七月)

  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茂)前身是安庆纺织厂。该企业自1975年以来的26年间,无论经营环境怎样变化,始终保持盈利,实现了稳步发展。特别是在九十年代,全国纺织行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的困难时期,华茂实现利润仍然逐年增长,综合经济效益稳居全国棉纺织行业前列。2000年,华茂完成销售收入7亿多元,实现利税近2亿元。其中,利润13亿元,平均每万纱锭利润近千万元,在国内棉纺行业遥遥领先。

  华茂为什么能够连续26年持续发展,原因在于企业能够积极面向市场,不断改革创新,以独具特色的质量效益型管理形成了企业强有力的核心竞争能力,其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质量效益型管理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华茂就已经是一个以出口为主的企业。较早地接触国际市场,使华茂对市场竞争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他们清醒地看到,当时企业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卖方市场环境和原料资源配置优势等因素,并不是企业有什么竞争实力,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必将日益增强,企业只有积极适应市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他们以市场为导向,把企业发展的基点放在产品质量上,坚持实施质量效益型管理。一是转变经营观念,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树立了“以用户要求为标准”的新理念。改变单纯按国家和行业质量标准组织生产的传统模式,一切按照用户要求,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效益型管理。二是突破质量关键环节,抓住单纱强力这个技术关键,采取各种措施,从难从严,加强工序管理,全力提高棉纱质量,带动和促进坯布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三是积极捕捉市场信息,准确预测和把握市场需求,着力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新品种。“八五”以来,先后开发出120“纱、氨纶包芯纱、防羽绒布、防静电布、纬长丝织物、缎条纹细布等293个难度大、附加值高的新品种。四是围绕品种、质量、效益组织生产,按照 ”好销“”利高“的原则,合理组织品种翻改,严格把好质量关,努力提高每只接单品种的台日利润。逐步形成了以生产名牌产品企业作为用户群,以质量求效益,以效益促发展的企业经营战略,实现了企业管理与市场的有机融合,适应了市场竞争的要求。五是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坚持把出口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一方面积极参与国内各种纺织品洽谈会,广揽信息,广辟渠道,利用自营进出口权,积极参与配额招标,多方位拓展贸易空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质量优势,寻求与有实力的印染、针织、服装企业联合,积极开展加工出口和收购出口。1998至1999年在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困难情况下,华茂自营出口创汇分别达到928.46万美元和1166万美元,2000年又达到1297万美元,增长29.54%。

  二、坚持强化质量体系,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华茂坚持把产品高质量作为企业高效益的根本,努力建立起严格高效的质量体系。一是强化质量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的质量责任制。集团公司、部门和分厂都是—把手负责质量工作,做到了层层有责任目标,有工作程序,有措施保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各级负责人能够及时协调和处理。二是突出质量工作“四个优先”。坚持资金投入优先,不断加大更新关键工序的设备和部件的资金投入;人员安排优先,严格保证质量技术、质量试验,质量检查和操作需要的人员;物资保障优先,制定严格的原料标准和采购程序,确保物资供应质量;服务配套优先,保证设备维修加工件、空调供汽、滤尘设备、废棉处理、厂区生产环境符合提高产品质量的系统要求。三是延长质量控制链。一方面向产品的原料供方延伸,从棉农下种、田间管理、棉花采摘、收购轧花都进行跟踪和技术指导,并在棉花采购中,坚持取样检验,不符合标准的棉花坚决不进厂。另一方面向用户延伸,不仅全面满足用户的合同要求,而且对用户后整理和服装加工等过程中的问题,无论合同中有无规定,都作为自己的问题认真解决。四是坚持“正抓”。在延长质量控制链的基础上,一抓技术质量指标。不断修订和收紧内控标准;二抓产品实物质量,确保出厂产品全部达到一等品;三抓质量长期稳定,严格把好质量控制各个环节;四抓包装运输质量,防止包装运输环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五抓售后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确保用户满意。

  为确保质量体系有效性,华茂管理中突出一个“严”字,实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1985年,制定了《质量考核奖惩暂行规则》,对于不按规程操作,造成质量问题,以及弄虚作假影响质量的行为,及时处理,毫不手软。坚持实施质量否决的分配制度,将质量考核指标层层分解,拉大收入差距。同时,建立了厂级和生产分厂二级质量攻关组织和例会制度,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严而有序的质量管理网络。1997年,又在全省同行业率先建立起IS09002质量体系,并顺利通过认证,使企业内部所有与质量有关的行为都严格依照规范化的程序进行。华茂在严格中追求一个“细”字,注重细化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着力培育严中见细,细中见实的管理作风。在内部利润指标考核上,尽可能地细化,做到了利润台时考核,有效地促进按照市场要求和效益原则翻改品种,提高了机台小时利润。在棉花采购上,坚持对纤维的各项指标取小样检验后再采购,不放过任何不符合要求的原料,并做到专人负责价格分析,结合国际市场动态确定采购价格区间。在成本管理上,逐年深化、细化,逐步将吨纱工资含量。万米布工资含量都纳入考核、奖典范围。在成本核算上,以行业最好水平为基点,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对能源、原料、机物料、包装料、用工水平、工资总额、出口量和换汇成本等各项指标进行反复测算,建立了一套既符合本企业特点又先进合理的目标成本指标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收紧、提高考核指标,调整和完善了考核办法,使成本管理水平逐年提高,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三、坚持适时的技术改造,努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

  华茂坚持把技术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按照市场需求,从实际出发,不间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努力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华茂在技术改造中具有四个特点。一是“项目务实”。坚持实行“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方针,从实际出发,不巨额负债,不贪大求洋。二是“程序规范”。所有的技改项目都是经过严格科学的决策程序,在广泛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认真确定方案。三是“重点突出”。坚持围绕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提高质量进行关键性的技术改造。为改低支、窄幅产品为高支、阔幅、高密产品,集中资金更新改造关键工序如细纱、浆纱、织布等设备,突破产品质量的卡脖子关口;为提高成纱条干质量,减少纱疵,在国产络筒机上加装电子清纱器。大大提高了后道工序产品的下机一等品率;为增强产品质量的检控能力,对检测仪器进行了多次更新,其中USTER型检测仪具有九十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长期的技术改造,使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棉纱一等一级品率平均为99.98%。四是“财务稳健”。华茂从 “七五”到“八五”,每年技改投入保持在1100万元~2500万元之间,“九五‘以来的技术改造投入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不断增长,企业坚持实行集中资金,分期分批改造原则,严格控制企业资产负债率,确保生产经营资金不受影响,使企业技术改造年年有投入,年年见效益。

  四、坚持循序渐进改革,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华茂把改革作为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源泉,力求从制度创新上促进企业提高质量和效益。在内部运营机制上,按照“小步跑、不停步”的原则,坚持改革不停步,从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符合自身特点出发,循序渐进,不搞轰轰烈烈的运动。从1985年开始,他们注重舆论宣传先行,思想工作到位,不断推进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保证每项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在劳动用工上,1987年开展了优化劳动组合工作。通过重新设岗定员,实行工资总额承包,制定并实行多种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政策和措施O1989年用工全面超过部颁一档水平;1996年,华茂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在企业内部正式建立起市场化、法制化的用工机制,实现了用工制度的市场化运作。通过开展优化劳动组合、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开展减员增效,提倡一人多岗,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用工成本的降低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使岗位靠竞争、收入靠奉献的观念在企业内部深入人心,形成了强烈的氛围。目前,华茂吨纱用工和万米布用工均达全国同行业一流水平。在人事制度上,坚持 “不唯文凭讲水平、不唯身份讲能力,不唯资历讲实绩”的原则,实行层层聘任,建立了每年一次对中层以上干部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的制度,根据评议和考核的结果决定他们的升降和褒贬。近年来,华茂很多管理岗位都实行了公开招聘,一批有胆有识、工作干练泼辣、成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使一些工作懈怠、成绩平平的管理人员在竞争的压力中,振作了精神、积极进取。在工资分配上,摒弃传统的平均主义的观念,从实行岗位计件工资、考工浮动升级、工资总额承包到推出与质量、产量、精神文明建设直接挂钩考核的分配模式,并逐步推行向管理倾斜、向科技倾斜的制度,在加大考核力度、强化激励机制上着力使劲。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员工收入都能做到逐月按考核结果进行发放,从而把经济杠杆的作用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

  1998年,华茂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同时以其经营性资产出资;独家发起设立了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他们抓住机遇,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的战略空间,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稳步发展主营业务,积极拓展高科技等其它领域,逐步形成了全新的发展框架。2000年华茂股份每股收益为0.62元,比上年增长67‘57%,在2000年末沪深两地1100多家上市公司中名列第37位,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五、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强职工自主管理意识

  华茂坚持“以人为本”经营理念,把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多年来他们一是注重质量宣传。努力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大力宣传表彰为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作出贡献职工,使 “一切服从质量”的思想意识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O二是抓好质量素质教育。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质量培训,并用5年时间,对500余名生产组长、100名值班长和工段长分别进行了3至6个月的脱产培训,提高了一线生产骨干的质量工作素质。保证职工层层设防、道道把关,把产品的大部分疵点和不合格品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三是推行车间光洁活动。鼓励职工从自身岗位做起,使每一台设备、每一条通道、每一面墙壁和每一个车间的空间,都保持光洁、明亮,严防环境影响产品质量。四是大力倡导自主管理精神。大力开展了以捉产品疵、提原料疵、捉机械疵、捉工作疵为内容的“无疵点管理”,使得每一道工序、每一环节都成为上道工序和上道环节的质量“检查站”。职工良好的自主管理意识,使华茂多年来棉纱质量始终稳定在国际先进水平;坯布下机一等品率保持在 80 %左右,产品质量享誉海内外,许多著名厂商都定点使用华茂的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华茂产品的平均价位一般高于同类产品10%左右。

  华茂的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经营战略,坚持实施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方式,不断深化内部改革,从严治企,坚持技术进步,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实现企业的稳步发展。

  •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经贸委关于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质量效益型管理调查报告的通知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4年07月01日  所属分类:法律法规